朱培钧先生是一位有着多方面修养的艺术家,不仅书法的功底厚,诗文的造诣深,而且中国画的创作水平也相当高。
他那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,是在深厚的传统书画功力的基础上,吸收西画的因素,作融主客观于一体的艺术创作。这与某些一味因袭古人,或仅用西洋画方法来表现中国画的作者是截然不同的。
朱先生的中国画构图别致,用笔苍润华滋,画面清新隽永。譬如他早年创作的《岩罅漏霞光》,运思独特,把桂林特有的山体倒影于水中;水面上安静的停泊着竹筏,几只疲惫的鸬鹚在竹筏上栖憩。鸬鹚用笔精炼,神态生动自然。给全画营造出恬静安祥、格调清新的诗意境界。
《呼伴》一画,在构图上打破了传统的模式,将竹篱满布画面,左上角垂下几笔苍劲潇洒的竹叶,右下角一只雏鸡隔着竹篱呼唤着自己的伙伴,亲切可爱。
此外,还有《黄昏》、《雨后见风华》、《东篱黄花》、《山野之春》、《醉意》、《硕果枝头满树丹》、《耕楼画语》与《春满人间》等等,都是画家精心创作,格调清新的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画兰是朱先生创作的一大特色,他笔下的兰花,飘逸洒脱,清新挺劲,体现了画家的情怀与品格。他1935年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(现在的中国美院),师从潘天寿大师学画,由于他早在二十一岁的年轻时期就能画出像《兰石图》那样笔墨精致的高档次作品,因而为潘天寿大师所尝识并乐于为他的这幅画题诗。素来稳重寡言,惜墨如金的潘老,不是作品真的感动了他,是不会有此举动的。因而足见这画的水平不一般,不一般水平的画作,加上潘老的精美题诗,于是就成了珠联璧合的珍品。在潘老题诗之后的1942年,著名中国画家吴茀之先生在发觉朱先生兼有画才之后,曾特地在他的画上题款赞扬,这是又一位大家对他成就的肯定和又一幅珠联璧合的珍品。
我们从朱先生画作的遒劲有力的笔道上,即可以觉察到其间的书法的点划之美,实际上那就是由于他的绘画蕴含有书法造诣的缘故。换言之就是他的书法造诣也是相当深厚的。这从他在历次画作题款的诗文字句中即可以见到。
除此,还须提到的是,与他在中国画书法上的学养密不可分的,是他对于我国传统诗文,乃至于传统国学的修养。
2006年11月8日
华夏:《美术》杂志原主编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